植物名稱 | 臺灣欒樹 | ![]() 2-1.jpg |
英文名稱 | Flame Gold-rain Tree | |
學名 | Koelreuteria formosana Hay. | |
別名 | 金苦楝、苦楝公、苦楝舅、台灣欒華、拔仔雞油、苦苓江 | |
科別 | 無患子科 | |
原產地 | 台灣特有原生種 | |
種植位置 | 前庭, 開心農場, | |
植物用途 | 1.園景樹、行道樹:樹姿優美,花色多變化,是優良的園景樹、行道樹。2.木材用途:木材黃白色,質脆易開裂,可為板材和家具用材。3.藥用:性味:根:苦、寒。效用:根及根皮:疏風清熱,收斂止咳,止痢殺蟲。治風熱咳嗽,風熱目痛,痢疾,尿道炎。 | |
植物生態 | 落葉大喬木,小枝密佈皮孔,樹皮灰褐色。 是本省特有的植物。二回羽狀複葉,小葉卵形,先端尖,有鋸齒緣。秋季開黃色花,頂生圓椎花序。果實為蒴果,由粉紅色的三瓣片合成,氣囊狀,膨大,胞背 3 裂,成熟時轉為褐色;種子球形,徑 0.4~0.5 公分,黑褐色,有光澤。此時紅色的椿象滿布於樹枝上,而空中往往可見成群燕子盤旋捕食椿象,形成完整的食物鏈。為台灣特有樹種且名列世界十大名木之一。因葉形似苦楝故又稱「苦楝舅」;至於為何稱四色樹?因從滿株綠葉到開花時呈黃色,結果時又轉為紅褐色,直至蒴果乾枯成為褐色而掉落,共有四色,觀賞期特長,所以被稱為四色樹。台灣到處都有栽植。每年初秋開花時柔黃色的圓錐花簇密生樹頂,遠望就像金雨灑落。台灣欒樹有個美麗的洋名,就叫做「台灣金雨樹」。 | |
繁殖方法 | ||
開花月份 | ||
根 | ||
莖 | 高可達 20 公尺,徑 20~45 公分,樹幹通直,灰黑色,光滑;小枝直立或近似直立。 | |
葉 | 二回羽狀複葉,長 50~70 公分,寬 20~30 公分;羽片 7~9 枚,長 20~25 公分,寬 10~1 公分;小葉 10~13 枚,對生或近似對生,長橢圓形狀卵形,長 5~7 公分,寬 2.5~3 公分,但形狀及大小常有變異,先端銳尖,基部鈍而歪,紙質,邊緣有鋸齒;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,背面淡綠色;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;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,側脈每邊 10~12 枚,表面不顯著而隆起於背面;葉柄長 3~6 公分,粗壯;小葉柄長 0.2~0.4 公分;無托葉。 | |
花 | 花小形,多數,開放時徑 0.4~0.6 公分,黃色,雌雄同株或雜性花多數,呈頂生的圓錐花序;花序長 30~45 公分,光滑無毛茸;花柄長 0.3~0.7 公分;花萼深裂呈不相等的裂片;裂片長 0.12~0.15 公分;花瓣 5 枚,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 0.7~0.9 公分,寬 0.3~0.4 公分,先端銳尖而有尖突,光滑無毛;雄蕊 7~8 枚,伸出花外;花絲有絨毛;子房上位,基部有毛茸,2 室,每室有胚珠 2 枚,花柱 3 裂;秋季開黃色花。 | |
果 | 果實為蒴果,由像燈籠狀粉紅色的三瓣片合成,形似紅色的小氣球,相當耀眼,成熟時轉為褐色,蒴果顏色由淡紅轉為紫褐,從果瓣中肋裂開,種子像是夾在三片蝶衣中,黑褐色。 | |
相片數 相片檔名 |
1 張 [觀賞全部圖片] 2-1.jpg |
|
提供者 | 黃嘉慶 | |
建置日期 | 2020-05-01 | |
其他: 解說要點 植物日誌 相片說明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