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名稱 | 馬纓丹 | ![]() 5-1.jpg |
英文名稱 | Common Lantana,Yellow sage | |
學名 | Lantana camara L. var. aculeata (L.) Moldenke. | |
別名 | 馬纓丹、五色梅、五彩花、臭草、如意草、七變花 、五龍蘭、五色繡球、變色草、臭花草、五雷丹、頭暈花、珊瑚球、龍船花、臭金鳳、刺仔花、發瘋花 | |
科別 | 馬鞭草科 | |
原產地 | 熱帶美洲、西印度、中國大陸南部 | |
種植位置 | 前庭, | |
植物用途 | 1.觀賞用:花色繁多,變化多端,是優良園藝植栽。2.蜜源植物:馬纓丹是蝴蝶蜜蜂最佳食草之一。3.藥用:性味:淡、涼;枝葉:苦、涼,有小毒;花:甘、淡、涼。效用:葉或嫩枝根:袪風止癢,解毒消腫。治癰腫,疥瘡;花:清熱解毒、活血止血。治跌打,肺癆;根:清熱解毒,散結止痛,袪風利濕,清熱活血。治風濕,跌打、敷治蛇傷及瘀腫等。 | |
植物生態 | 常綠半蔓性灌木。原產於熱帶美洲,三百年前由荷蘭人把我帶來台灣,株高 1.5~3 公尺,小枝四稜形,具有逆向的銳利,全株含刺激性異味,葉對生,廣卵形,鋸齒緣。兩面均被有短硬毛。四季開花,頭狀花序作散房狀排列,花冠有黃、白、橙黃、淡紅、紫紅、深紅等色彩。核果球形,成熟時紫黑色。品種繁多,有黃花、白花及無刺等等之 品種:為盆景、庭園樹及綠籬之植材。 | |
繁殖方法 | ||
開花月份 | ||
根 | ||
莖 | 常綠半蔓性灌木,小枝四稜形,具有逆向的銳刺,全株含刺激性異味。 | |
葉 | 葉對生,有柄,葉形呈廣卵形,基部闊楔形或近於心形,先端銳。葉片單葉,正面濃綠,背面綠,為粗紙質,葉緣為鋸齒狀,葉脈是羽狀側。 | |
花 | 四季開花,頭狀花序作繖房狀排列;花托下部具線狀披針形之苞片;花冠高腳狀盆形,有黃、白、橙黃、淡紅、紫紅、深紅等色彩;雄蕊 4 枚,二瓣。 | |
果 | 核果球形,肉質,成熟時藍黑色,成串著生。 | |
相片數 相片檔名 |
1 張 [觀賞全部圖片] 5-1.jpg |
|
提供者 | 黃嘉慶 | |
建置日期 | 2020-05-05 | |
其他: 解說要點 植物日誌 相片說明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