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2401. |
承 |
ㄔㄥ |
ˊ |
先 |
ㄒㄧㄢ |
|
啟 |
ㄑㄧ |
ˇ |
後 |
ㄏㄡ |
ˋ |
承繼先人的遺教,並開啟後來的事業。兒女英雄傳˙第三十六回:且喜你我二十年教養辛勤,今日功成圓滿,此後這副承先啟後的千觔擔兒,好不輕鬆爽快呀。亦作承前啟後。
2402. |
甑 |
ㄗㄥ |
ˋ |
塵 |
ㄔㄣ |
ˊ |
釜 |
ㄈㄨ |
ˇ |
魚 |
ㄩ |
ˊ |
甑、釜,皆為炊具。甑塵釜魚指漢朝范冉家境清苦,久不能燒飯,以致炊器積滿塵埃,鍋子生蠹魚。典出後漢書˙卷八十一˙獨行傳˙范冉傳。比喻生活極為清寒困苦。如:只要能照著自己的心意過日子,即使甑塵釜魚,我也心甘情願。
2403. |
芸 |
ㄩㄣ |
ˊ |
芸 |
ㄩㄣ |
ˊ |
眾 |
ㄓㄨㄥ |
ˋ |
生 |
ㄕㄥ |
|
泛指世間一切生靈或特指塵世凡人。清˙秋瑾˙革命軍制論:芸芸眾生,孰不愛生?愛生之極,進而愛群。
2404. |
金 |
ㄐㄧㄣ |
|
甌 |
ㄡ |
|
無 |
ㄨ |
ˊ |
缺 |
ㄑㄩㄝ |
|
比喻國土完整鞏固。語本南史˙卷六十二˙朱异傳:我國家猶若金甌,無一傷缺。明˙徐宏袓˙徐霞客遊記˙卷四下˙黔遊日記一:但各州之地,俱半錯衛屯,半淪苗孽,似非當時金甌無缺矣。
2405. |
口 |
ㄎㄡ |
ˇ |
耳 |
ㄦ |
ˇ |
之 |
ㄓ |
|
學 |
ㄒㄩㄝ |
ˊ |
耳朵聽進去後,只在嘴上說說,而無實學。語本荀子˙勸學篇:小人之學也,入乎耳,出乎口,口耳之間,則四寸耳,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?後比喻從道聽塗說中得來的片面知識。宋˙陸游˙跋柳書蘇夫人墓誌:今諸家徒欲以口耳之學揣摩得之,可乎?亦可喻僅以口頭傳授而不見於文字的學識。方志略例˙卷二˙永清縣志輿地圖序例:古人口耳之學,有非文字所能著者,貴其心領而神會也。
2406. |
同 |
ㄊㄨㄥ |
ˊ |
心 |
ㄒㄧㄣ |
|
同 |
ㄊㄨㄥ |
ˊ |
德 |
ㄉㄜ |
ˊ |
同一心意,同一信念。指思想﹑行動一致。書經˙泰誓中:受有億兆夷人,離心離德;予有亂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金史˙卷二˙太祖本紀:朕得天下,皆我君臣同心同德以成大功。亦作同德同心。
2407. |
全 |
ㄑㄩㄢ |
ˊ |
無 |
ㄨ |
ˊ |
心 |
ㄒㄧㄣ |
|
肝 |
ㄍㄢ |
|
毫無良心、羞恥心。南史˙卷十˙陳後主本紀:後監守者奏言:叔寶云:既無秩位,每預朝集,願得一官號。隋文帝曰:叔寶全無心肝。
2408. |
疾 |
ㄐㄧ |
ˊ |
風 |
ㄈㄥ |
|
知 |
ㄓ |
|
勁 |
ㄐㄧㄥ |
ˋ |
草 |
ㄘㄠ |
ˇ |
經過猛烈大風的吹襲,才知道堅韌的草挺立不倒。比喻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,才能考驗出人的堅強意志和節操。後漢書˙卷二十˙王霸傳:潁川從我者皆逝,而子獨留。努力!疾風知勁草。新唐書˙卷一○一˙蕭瑀傳:因賜詩曰:疾風知勁草,版蕩識誠臣。
2409. |
曠 |
ㄎㄨㄤ |
ˋ |
日 |
ㄖ |
ˋ |
持 |
ㄔ |
ˊ |
久 |
ㄐㄧㄡ |
ˇ |
歷時長久,拖延時日。三國志˙卷六十五˙吳書˙華覈傳:曠日持久,則軍糧必乏。五代史平話˙晉史˙卷上:我軍方來,氣勢方銳,若不乘機進擊,曠日持久,則勝負未可知矣。亦作曠日彌久。
2410. |
蹈 |
ㄉㄠ |
ˋ |
常 |
ㄔㄤ |
ˊ |
襲 |
ㄒㄧ |
ˊ |
故 |
ㄍㄨ |
ˋ |
因循故習,不知變通。清˙黃宗羲˙張心友詩序:即唐之時,亦非無蹈常襲故,充其膚廓而神理篾如者。
2411. |
無 |
ㄨ |
ˊ |
計 |
ㄐㄧ |
ˋ |
可 |
ㄎㄜ |
ˇ |
施 |
ㄕ |
|
想不出計策來。西遊記˙第九回:小姐醒來,句句記得,將子抱定,無計可施。儒林外史˙第五十二回:那毛二鬍子無計可施,只得將本和利一平兌還。亦作無計可生。
2412. |
惺 |
ㄒㄧㄥ |
|
惺 |
ㄒㄧㄥ |
|
惜 |
ㄒㄧ |
ˊ |
惺 |
ㄒㄧㄥ |
|
惺 |
ㄒㄧㄥ |
|
聰慧的人彼此愛惜、尊重。水滸傳˙第十九回:先生差矣!古人有言:惺惺惜惺惺,好漢惜好漢。紅樓夢˙第八十七回:寶姐姐不寄與別人單寄與我,也是惺惺惜惺惺的意思。
2413. |
魯 |
ㄌㄨ |
ˇ |
魚 |
ㄩ |
ˊ |
亥 |
ㄏㄞ |
ˋ |
豕 |
ㄕ |
ˇ |
魯魚,語本抱朴子˙內篇˙遐覽:書三寫,魚成魯,帝成虎。亥豕,見亥豕條。後指因文字形似而致傳寫或刊刻錯誤。紅樓夢˙第一二○回:既是假語村言,但無魯魚亥豕以及背謬矛盾之處,樂得與二三同志,酒餘飯飽,雨夕燈窗之下,同消寂寞,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題傳世。亦作亥豕魯魚。
2414. |
潔 |
ㄐㄧㄝ |
ˊ |
身 |
ㄕㄣ |
|
自 |
ㄗ |
ˋ |
好 |
ㄏㄠ |
ˋ |
天害理的事。亦作潔身自愛。道潔身自好的人,找他作甚?
2415. |
橘 |
ㄐㄩ |
ˊ |
化 |
ㄏㄨㄚ |
ˋ |
為 |
ㄨㄟ |
ˊ |
枳 |
ㄓ |
ˇ |
語本晏子春秋˙內篇˙雜下:橘生淮南則為橘,生于淮北則為枳。後比喻同樣的東西會因環境的不同而引起變化。
2416. |
樂 |
ㄌㄜ |
ˋ |
善 |
ㄕㄢ |
ˋ |
好 |
ㄏㄠ |
ˋ |
施 |
ㄕ |
|
語本史記˙卷二十四˙樂書:聞徵音,使人樂善而好施;聞羽音,使人整齊而好禮。驚門主智,使人樂善好施,恭孝以修仁,則心和而形全也。亦作好施樂善、好
2417. |
舟 |
ㄓㄡ |
|
中 |
ㄓㄨㄥ |
|
敵 |
ㄉㄧ |
ˊ |
國 |
ㄍㄨㄛ |
ˊ |
同船的人都成了仇敵。語本史記˙卷六十五˙孫子吳起傳:若君不修德,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。比喻親信叛離。唐˙陸贄˙論關中事宜狀:是知立國之安危在勢,任事之濟否在人。勢苟安,則異類同心也;勢苟危,則舟中敵國也。
2418. |
逍 |
ㄒㄧㄠ |
|
遙 |
ㄧㄠ |
ˊ |
自 |
ㄗ |
ˋ |
在 |
ㄗㄞ |
ˋ |
自由自在、無拘無束。儒林外史˙第三十五回:你只去權坐幾天。不到一個月,包你出來,逍遙自在。紅樓夢˙第四十六回:平兒聽說,照樣傳給婆子們,便逍遙自在的往園子裡來。亦作逍遙自得、自在逍遙。
2419. |
一 |
ㄧ |
|
箭 |
ㄐㄧㄢ |
ˋ |
雙 |
ㄕㄨㄤ |
|
鵰 |
ㄉㄧㄠ |
|
北周長孫晟善射,嘗見二鵰飛而爭肉,長孫晟乃射一箭而同時貫穿兩隻鵰。典出北史˙卷二十二˙長孫道生傳。後用以比喻一次舉動便可達到雙倍效果。野叟曝言˙第四十八回:前日花箋,忽被小姐看見,不特不加譴責,反有敬慕先生之意,吟成此詩,先生當力圖之,一箭雙鵰認嫦娥,便不辜負秋風也。官場現形記˙第十二回:胡統領早存了個得隴望蜀的意思,想慢慢施展他一箭雙鵰的手段,所以姊妹兩個,都是他心坎上的人。或作一箭貫雙鵰、一箭雙雕。
2420. |
慷 |
ㄎㄤ |
|
他 |
ㄊㄚ |
|
人 |
ㄖㄣ |
ˊ |
之 |
ㄓ |
|
慨 |
ㄎㄞ |
ˇ |
利用他人的財物,為自己做人情。二刻拍案驚奇˙卷十一:滿生總是慷他人之慨,落得快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