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581. |
老 |
ㄌㄠ |
ˇ |
氣 |
ㄑㄧ |
ˋ |
橫 |
ㄏㄥ |
ˊ |
秋 |
ㄑㄧㄡ |
|
自命不凡,毫不謙虛的樣子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˙第七十回:眾人取笑了一回,見新人老氣橫秋的那個樣子,便紛紛散去。氣橫秋的樣子。
582. |
移 |
ㄧ |
ˊ |
風 |
ㄈㄥ |
|
易 |
ㄧ |
ˋ |
俗 |
ㄙㄨ |
ˊ |
轉移風氣,改良習俗。孝經˙廣要道章:移風易俗,莫善於樂。荀子˙樂論:耳目聰明,血氣和平,移風易俗,天下皆寧。亦作風移俗變、風移俗改、風移俗易、易俗移風。
583. |
有 |
ㄧㄡ |
ˇ |
志 |
ㄓ |
ˋ |
竟 |
ㄐㄧㄥ |
ˋ |
成 |
ㄔㄥ |
ˊ |
立定志向去做,一定成功。見有志者事竟成條。鏡花緣˙第十回:自製白布箭衣一件,誓要殺盡此山猛虎,方肯除去孝衣。果然有志竟成,上月被他打死一個。
584. |
推 |
ㄊㄨㄟ |
|
波 |
ㄅㄛ |
|
助 |
ㄓㄨ |
ˋ |
瀾 |
ㄌㄢ |
ˊ |
從旁鼓動,使事態擴大。比喻不能消弭事情,反而助長它。朱子全書˙卷六十三˙治道一:況此等議論,正是推波助瀾,縱風止燎。
585. |
有 |
ㄧㄡ |
ˇ |
口 |
ㄎㄡ |
ˇ |
皆 |
ㄐㄧㄝ |
|
碑 |
ㄅㄟ |
|
眾人的嘴,都如記載功德的石碑。比喻人人稱讚、頌揚。老殘遊記.第三回:老殘道:宮保的政聲,有口皆碑,那是沒有得說的了。
586. |
捲 |
ㄐㄩㄢ |
ˇ |
土 |
ㄊㄨ |
ˇ |
重 |
ㄔㄨㄥ |
ˊ |
來 |
ㄌㄞ |
ˊ |
力量,再次來過。如:今年考試失利,明年捲土重來。力,幾年之後必可捲土重來,恢復舊觀。
587. |
投 |
ㄊㄡ |
ˊ |
其 |
ㄑㄧ |
ˊ |
所 |
ㄙㄨㄛ |
ˇ |
好 |
ㄏㄠ |
ˋ |
迎合他人的愛好。初刻拍案驚奇˙卷十八:富翁見說是丹術,一發投其所好。鏡花緣˙第十五回:後來因他生性鄙吝,一毛不拔,死後冥官投其所好,所以給他一身長毛。
588. |
驚 |
ㄐㄧㄥ |
|
心 |
ㄒㄧㄣ |
|
動 |
ㄉㄨㄥ |
ˋ |
魄 |
ㄆㄛ |
ˋ |
使人感觸很深,震撼很大。南朝梁˙鍾嶸˙詩品˙古詩:其體源出於國風,陸機所擬十四首,文溫以麗,意悲而遠,驚心動魄,可謂幾乎一字千金。紅樓夢˙第八十四回:這裡趙姨娘正說著,只聽賈環在外間屋子裡更說出些驚心動魄的話來。或作動魄驚心、驚魂動魄。
589. |
聲 |
ㄕㄥ |
|
名 |
ㄇㄧㄥ |
ˊ |
狼 |
ㄌㄤ |
ˊ |
藉 |
ㄐㄧ |
ˊ |
比喻名聲非常惡劣。清史稿˙卷三二二˙尹壯圖傳:各督撫聲名狼藉,吏治廢弛。臣經過地方,體察官吏賢否,商民半皆蹙額興歎。
590. |
驚 |
ㄐㄧㄥ |
|
天 |
ㄊㄧㄢ |
|
動 |
ㄉㄨㄥ |
ˋ |
地 |
ㄉㄧ |
ˋ |
無名氏˙博望燒屯˙第二折:火炮響驚天動地,施謀略巧計安排。亦作動地驚天。
591. |
沐 |
ㄇㄨ |
ˋ |
猴 |
ㄏㄡ |
ˊ |
而 |
ㄦ |
ˊ |
冠 |
ㄍㄨㄢ |
|
沐猴,獼猴。沐猴而冠指獼猴性急躁,不能若人久著冠帶。比喻楚人的性情暴躁。語出史記˙卷七˙項羽本紀: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,果然。後譏諷徒具衣冠而沒有人性的人。漢書˙卷四十五˙伍被傳: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,非常人也,以為漢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。亦作木猴而冠﹑沐猴冠冕﹑沐猴衣冠。
592. |
作 |
ㄗㄨㄛ |
ˋ |
繭 |
ㄐㄧㄢ |
ˇ |
自 |
ㄗ |
ˋ |
縛 |
ㄈㄨ |
ˊ |
蠶吐絲結繭,將自己包裹於內。語本唐˙白居易˙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:燭蛾誰救活,蠶繭自纏縈。後比喻人做事反使自己陷入困境。如:當初他為了邀功,把所有的事全攬在身上,如今出了問題,責任只能一肩扛,真是作繭自縛!
593. |
言 |
ㄧㄢ |
ˊ |
人 |
ㄖㄣ |
ˊ |
人 |
ㄖㄣ |
ˊ |
殊 |
ㄕㄨ |
|
各人所言不同。漢書˙卷三十九˙曹參傳:齊故諸儒以百數,言人人殊,參未知所定。宋史˙卷四四四˙文苑傳六˙李公麟傳:紹聖末,朝廷得玉璽,下禮官諸儒議,言人人殊。
594. |
探 |
ㄊㄢ |
ˋ |
囊 |
ㄋㄤ |
ˊ |
取 |
ㄑㄩ |
ˇ |
物 |
ㄨ |
ˋ |
伸手到袋子裡取東西,比喻事情極容易辦到。三國演義˙第四十二回:我向曾聞雲長言,翼德於百萬軍中,取上將之首,如探囊取物。亦作探囊、囊中取物。
595. |
下 |
ㄒㄧㄚ |
ˋ |
筆 |
ㄅㄧ |
ˇ |
成 |
ㄔㄥ |
ˊ |
章 |
ㄓㄤ |
|
一揮筆即寫成文章。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。三國志˙卷二˙魏書˙文帝紀˙評曰:文帝天資文藻,下筆成章。隋書˙卷七十六˙文學傳˙杜正玄傳:正玄應對如響,下筆成章。亦作下筆成篇、走筆成章、走筆成文。
596. |
處 |
ㄔㄨ |
ˇ |
心 |
ㄒㄧㄣ |
|
積 |
ㄐㄧ |
|
慮 |
ㄌㄩ |
ˋ |
千方百慮,蓄意已久。穀梁傳˙隱公元年:何甚乎鄭伯?甚鄭伯之處心積慮,成於殺也。官場現形記˙第四十六回:大少爺見老人家有這許多銀子,自己到不了手,總覺有點難過,變盡方法,總想偷老頭子一票,方才稱心。如此者處心積慮,已非一日。
597. |
呆 |
ㄉㄞ |
|
若 |
ㄖㄨㄛ |
ˋ |
木 |
ㄇㄨ |
ˋ |
雞 |
ㄐㄧ |
|
如木雞、呆似木雞、蠢若木雞。
598. |
以 |
ㄧ |
ˇ |
鄰 |
ㄌㄧㄣ |
ˊ |
為 |
ㄨㄟ |
ˊ |
壑 |
ㄏㄨㄛ |
ˋ |
戰國時白圭築堤治水,將本國汜濫的洪水排入鄰國,把其當成洩洪的水泊。典出孟子˙告子下。比喻損人利己。清˙黃遵憲˙乙丑十一月避亂大埔三河虛詩:諸公竟以鄰為壑,一夜喧呼賊渡河。或作鄰國為壑。
599. |
言 |
ㄧㄢ |
ˊ |
簡 |
ㄐㄧㄢ |
ˇ |
意 |
ㄧ |
ˋ |
賅 |
ㄍㄞ |
|
言辭簡單而要義賅括。如:先生這幾句話言簡意賅,真是令人佩服。
600. |
積 |
ㄐㄧ |
|
重 |
ㄓㄨㄥ |
ˋ |
難 |
ㄋㄢ |
ˊ |
返 |
ㄈㄢ |
ˇ |
長期所形成的不良習慣與弊病,難以改變。清˙趙翼˙二十二史劄記˙卷二十˙唐代宦官之禍:實由于假之以權,掌禁兵,筦樞要,遂致積重難返,以至此極也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