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81. | 下 | ㄒㄧㄚ | ˋ | 筆 | ㄅㄧ | ˇ | 有 | ㄧㄡ | ˇ | 神 | ㄕㄣ | ˊ | 
        
        形容寫起文章來,文思泉湧,行文暢達,如有神助。唐˙王勃˙綿州北亭群公宴序:五際飛文,想群公之不讓;一言有贈,知下筆之有神。明˙無名氏˙尋親記˙第二十七齣:勸君此行赴南宮,文場戰敵,下筆有神,頃刻賦日華五色。亦作下筆如神、下筆如有神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82. | 一 | ㄧ |  | 得 | ㄉㄜ | ˊ | 之 | ㄓ |  | 見 | ㄐㄧㄢ | ˋ | 
        
        謙稱自己的一點淺見。見千慮一得條。明˙焦竑˙玉堂叢語˙卷一˙文學:大臣不以仕否異心,翁又受恩獨隆者,林下有一得之見,非此莫達。封神演義˙第六十八回:二位之言雖善,予非不知;此是一得之見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83. | 一 | ㄧ |  | 言 | ㄧㄢ | ˊ | 半 | ㄅㄢ | ˋ | 字 | ㄗ | ˋ | 
        
        言辭很少。平妖傳˙第二回:袁公此時那有心情回答他一言半字,舒著雙臂拉開,徑奔石床上,取了如意冊兒,翻身復上天門。亦作一言半句、一言半語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84. | 才 | ㄘㄞ | ˊ | 大 | ㄉㄚ | ˋ | 難 | ㄋㄢ | ˊ | 用 | ㄩㄥ | ˋ | 
        
        比喻有高才能者生不逢時,未蒙重用。見材大難用條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85. | 才 | ㄘㄞ | ˊ | 廣 | ㄍㄨㄤ | ˇ | 妨 | ㄈㄤ | ˊ | 身 | ㄕㄣ |  | 
        
        自恃才能廣博,有時反而害了自己。元˙周文質˙鬥鵪鶉˙棄職休官套˙鬼三臺曲:論功勞勝似燕樂毅,論才學不如晉李儀。常言道才廣妨身、官高害己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86. | 才 | ㄘㄞ | ˊ | 過 | ㄍㄨㄛ | ˋ | 屈 | ㄑㄩ |  | 宋 | ㄙㄨㄥ | ˋ | 
        
        屈宋,戰國時楚國文學家屈原和宋玉。才過屈宋比喻文才極高。宋˙林正大˙酹江月˙諸公臺省詞:道出羲黃,才過屈宋,空有名垂古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87. | 才 | ㄘㄞ | ˊ | 秀 | ㄒㄧㄡ | ˋ | 人 | ㄖㄣ | ˊ | 微 | ㄨㄟ |  | 
        
        才能優異而地位卑微。南朝梁˙鍾嶸˙詩品˙卷中:嗟其才秀人微,故取湮當代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88. | 才 | ㄘㄞ | ˊ | 學 | ㄒㄩㄝ | ˊ | 兼 | ㄐㄧㄢ |  | 優 | ㄧㄡ |  | 
        
        才能與學識俱佳。隋唐演義˙第三十六回:恐翰林院草來不稱朕意,思卿才學兼優,必有妙論,故召卿來,為朕草一詔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89. | 卜 | ㄅㄨ | ˇ | 夜 | ㄧㄝ | ˋ | 卜 | ㄅㄨ | ˇ | 晝 | ㄓㄡ | ˋ | 
        
        形容宴樂酣飲無度。見卜晝卜夜條。清˙紀昀˙閱微草堂筆記˙卷十七˙姑妄聽之三:卜夜卜晝,靡有已時,尚嗛嗛不足,以是家為之彫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90. | 才 | ㄘㄞ | ˊ | 短 | ㄉㄨㄢ | ˇ | 氣 | ㄑㄧ | ˋ | 粗 | ㄘㄨ |  | 
        
        才幹不足,氣質凡庸粗劣。隋唐演義˙第八十三回:祿山才短氣粗,當此大鎮,深懼不能勝任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91. | 才 | ㄘㄞ | ˊ | 疏 | ㄕㄨ |  | 計 | ㄐㄧ | ˋ | 拙 | ㄓㄨㄛ | ˊ | 
        
        才能淺薄,不善謀略。元˙魏初˙滿江紅˙少日肝腸詞:今老去,才疏計拙,百居人後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92. | 才 | ㄘㄞ | ˊ | 疏 | ㄕㄨ |  | 德 | ㄉㄜ | ˊ | 薄 | ㄅㄛ | ˊ | 
        
        才識淺陋、德養不深。常用作自謙之詞。孤本元明雜劇˙東籬賞菊˙第三折:小生才疏德薄,敢勞大人下降,真乃蓬蓽生輝也。亦作才輕德薄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93. | 一 | ㄧ |  | 字 | ㄗ | ˋ | 長 | ㄔㄤ | ˊ | 蛇 | ㄕㄜ | ˊ | 陣 | ㄓㄣ | ˋ | 
        
        排列成一長條的隊伍。如:國家劇院前,排了一字長蛇陣,等候進場觀賞戲劇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94. | 一 | ㄧ |  | 來 | ㄌㄞ | ˊ | 一 | ㄧ |  | 往 | ㄨㄤ | ˇ | 
        
        形容動作的反覆或交替。元˙無名氏˙漁樵記˙第四折:便央及煞俺也不相憐,折莫便一來一往,一上一下,將咱解勸,總蓋不過你這前愆。儒林外史˙第四十一回:每船兩盞明角燈,一來一往,映在河裡,上下明亮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95. | 萬 | ㄨㄢ | ˋ | 無 | ㄨ | ˊ | 失 | ㄕ |  | 一 | ㄧ |  | 
        
        不可能有失誤。形容極有把握。五燈會元˙卷十七˙泐潭善清禪師:子誠能如是,心無異緣,六根自靜,默然而究,萬無失一也。亦作萬不失一、萬無一失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96. | 與 | ㄩ | ˇ | 世 | ㄕ | ˋ | 靡 | ㄇㄧ | ˇ | 爭 | ㄓㄥ |  | 
        
        與世人毫無爭執。晉˙潘岳˙許由頌:澹泊無營,棲遲高山,與世靡爭。亦作與世無爭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97. | 三 | ㄙㄢ |  | 豕 | ㄕ | ˇ | 渡 | ㄉㄨ | ˋ | 河 | ㄏㄜ | ˊ | 
        
        比喻文字訛誤或傳聞失實。見三豕涉河條。漢˙蔡邕˙月令問答:蓋書有轉誤,三豕渡河之類也。南朝梁˙劉勰˙文心雕龍˙練字:晉之史記,三豕渡河,文變之謬也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98. | 一 | ㄧ |  | 曲 | ㄑㄩ | ˇ | 陽 | ㄧㄤ | ˊ | 關 | ㄍㄨㄢ |  | 
        
        陽關,曲調名,為古人送行時所唱誦之曲。一曲陽關比喻離別。宋˙蘇軾˙漁家傲˙一曲陽關情幾許詞:一曲陽關情幾許,知君欲向秦川去,白馬皁貂留不住。元˙無名氏˙端正好˙本是對美甘甘錦堂歡套˙尾:三杯別酒肝腸斷,一曲陽關離恨添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899. | 萬 | ㄨㄢ | ˋ | 古 | ㄍㄨ | ˇ | 留 | ㄌㄧㄡ | ˊ | 芳 | ㄈㄤ |  | 
        
        好名聲永遠流傳。用以頌揚人的德行。元˙紀君祥˙趙氏孤兒˙第二折:老宰輔,你若存的趙氏孤兒,當名標青史,萬古留芳。亦作萬古流芳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3900. | 與 | ㄩ | ˇ | 虎 | ㄏㄨ | ˇ | 添 | ㄊㄧㄢ |  | 翼 | ㄧ | ˋ | 
        
        比喻為惡人助勢。三國演義˙第六十二回:今更助之以軍馬錢糧,何異與虎添翼乎?亦作為虎傅翼、為虎添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