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lider image 131
:::

成語

搜尋:
16341. ㄍㄨ ˇ ㄖㄡ ˋ ㄌㄧ ˊ ㄙㄢ ˋ
至親家人四散分離。詩經˙唐風˙杕杜˙序:杕杜,刺時也。君不能親其宗族,骨肉離散,獨居而無兄弟,將為沃所并爾。亦作骨肉分離。
16342. ㄏㄡ ˋ ㄕㄥ    ㄒㄧㄠ ˇ .ㄗ   
年輕人、子弟。舊時長輩對晚輩或老師對學生的稱呼。有時含輕蔑的意思。明˙徐霖˙繡襦記˙第三齣:今年正當大比,這些後生小子,要來求我講貫,且騙幾文錢鈔。
16343. ㄔㄨㄣ    ㄑㄧㄡ    ㄅㄧ ˇ ㄈㄚ ˇ
孔子作春秋,常以一字一語寓褒貶之義。故後世稱文筆曲折而意含褒貶的文字寓春秋筆法。如:這篇文章並沒有春秋筆法,只是記錄事實而已。
16344. ㄅㄞ ˋ ㄍㄨㄟ ˇ ㄑㄧㄡ ˊ ㄕㄣ ˊ
向鬼神祈求保祐。唐˙王建˙三臺詩:揚州橋邊小婦,長干市裡商人,三年不得消息,各自拜鬼求神。亦作求神拜佛﹑求神拜鬼。
16345. ㄇㄞ ˋ ˊ ˋ ㄋㄩ ˇ
形容生活窮困,以至販賣子女。亦作鬻兒賣女。
16346. ㄑㄧㄢ    ㄎㄜ ˋ ㄙㄠ    ㄖㄣ ˊ
遷客,因罪而流徙他鄉的人。騷人,詩人。遷客騷人泛指失意的文人。宋˙范仲淹˙岳陽樓記:遷客騷人,多會于此;覽物之情,得無異乎?
16347. ㄇㄧㄢ ˋ ㄖㄨ ˊ ㄍㄨㄢ    ˋ
冠玉,裝飾在帽子上的美玉。面如冠玉形容男子面貌俊美,有如鑲飾在帽上的美玉。三國演義˙第三十八回: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,面如冠玉,頭戴綸巾,身披鶴氅,飄飄然有神仙之概。
16348. ㄓㄥ ˋ ㄌㄧㄥ ˋ ㄅㄨ ˋ   
政府所發布的命令不統一,形容政務混亂。三國志˙卷一˙魏書˙武帝紀:吾知紹之為人,志大而智小,色厲而膽薄,忌克而少威,兵多而分畫不明,將驕而政令不一,土地雖廣,糧食雖豐,適足以為吾奉也。晉書˙卷七十˙應詹傳:時政令不一,諸蠻怨望,並謀背叛。
16349. ㄏㄡ ˋ ㄐㄧㄣ    ㄅㄛ ˊ ㄍㄨ ˇ
重視當代,而把古代置於次要地位。如:厚今薄古與厚古薄今,皆非學術研究應有的態度。
16350. ㄓㄨㄥ    ㄐㄩㄣ    ˋ ㄍㄨㄛ ˊ
忠於國君,熱愛國家。東周列國志˙第四十四回:此人雖則商賈之流,倒也有些忠君愛國之心、排患解紛之略。清˙朱彝尊˙袁凱傳:朔望朝罷,諸將赴都堂聽講經史,庶幾忠君愛國之心、全身保家之道,油然日生而不自知也。
16351. ˊ ㄧㄢ ˊ ˊ ㄏㄨㄟ ˋ
直接說明,無所隱諱。晉書˙卷七十五˙范汪傳:甯指斥朝士,直言無諱。亦作正言不諱。
16352. ㄧㄢ ˊ ㄐㄧㄥ    ㄌㄧㄢ ˋ ㄉㄨ   
京,指張衡的二京賦。都,指左思的三都賦。語本南朝梁˙劉勰˙文心雕龍˙神思:張衡研京以十年,左思練都以一紀,雖有巨文,亦思之緩也。後以研京練都比喻長篇巨構,須推敲縝密,歷久方成。
16353. ㄍㄨ ˋ ㄍㄨㄥ    ㄏㄜ ˊ ㄕㄨ ˇ
本指周朝大夫經過故國宮室,看見滿地禾黍,而感慨周室的顛覆。典出詩經˙王風˙黍離˙序。後用來比喻感念故國的情思。如:詩人在亡國之後的作品,大都含有故宮禾黍之情。
16354. ˋ ㄑㄧㄥ    ˋ ㄐㄧㄢ ˋ
輕視自己,自貶身分。喻世明言˙卷二˙陳御史巧勘金釵鈿:又且他家差老園公請你,有憑有據,須不是你自輕自賤。
16355. ㄒㄧㄤ    ㄐㄧㄢ    ㄏㄜ ˊ ㄐㄧ ˊ
比喻彼此地位同等,關係密切,卻相逼過甚。見相煎太急條。
16356. ˊ ㄅㄨ ˋ    ㄨㄟ ˋ
飲食無法辨別美味。形容憂慮煩躁或忙碌勞累的樣子。唐˙白居易˙初授拾遺獻書:臣所以授官已來,僅將十日,食不知味,寢不遑安,唯思粉身,以答殊寵。亦作食不甘味。
16357.    ㄍㄨㄢ    ㄑㄧ ˊ ㄔㄨ ˇ
服飾整齊漂亮。儒林外史˙第三回:見那些童生紛紛進來,也有小的,也有大的,儀表端正的,獐頭鼠目的,衣冠齊楚的,藍縷破爛的。亦作衣冠濟楚。
16358. ㄑㄧ ˊ ㄗㄨ ˊ ㄅㄧㄥ ˋ ˊ
比喻實力相當,不相上下。文選˙曹丕˙典論論文:咸以自騁驥騄於千里,仰齊足而並馳。亦作齊足並驅。
16359. ㄅㄧㄥ    ㄊㄧㄢ    ㄒㄩㄝ ˇ ㄐㄧㄠ ˋ
形容天氣酷寒或酷寒之地。清˙陳康祺˙郎潛紀聞˙卷四:公慨然曰:二萬里冰天雪窖,隻身荷戈,未嘗言苦,此時反憚勞乎!亦作雪窖冰天。
16360. ㄨㄣ ˊ ㄈㄥ    ˊ ㄊㄠ ˊ
一聽到風聲,就馬上逃跑。官場現形記˙第十二回:卻說這班土匪,正在桐廬一帶嘯聚,雖是烏合之眾,無奈官兵見了,不要說是打仗,只要望見土匪的影子,早已聞風而逃。
:::
:::

萌典查詢

ㄅㄧ ˋ ㄖㄡ ˋ ㄈㄨ ˋ ㄕㄥ   
漢末時代,劉備寄住荊州多年,因見自己久不騎馬,大腿上的肉已經長了出來,於是發言感嘆。語本三國志˙卷三十一˙蜀書˙先主傳˙裴松之˙注引九州春秋:備曰:吾常身不離鞍,髀肉皆消。今不復騎,髀裡肉生。日月若馳,老將至矣,而功業不建,是以悲耳。後用以比喻或自嘆久處安逸,壯志未酬,虛度光陰。三國演義˙第三十四回:因見己身髀肉復生,亦不覺潸然流淚。野叟曝言˙第二十回:連日纏綿床蓆,幾令我有髀肉復生之歎!今日且撾一回羯鼓,以博賢妹們一笑。或稱為髀肉之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