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9261.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文 | 
                ㄨㄣ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情 | 
                ㄑㄧㄥ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並 | 
                ㄅㄧㄥ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茂 | 
                ㄇㄠ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形容文章辭藻、情致俱佳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9262.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掀 | 
                ㄒㄧㄢ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天 | 
                ㄊㄧㄢ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斡 | 
                ㄨㄛ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地 | 
                ㄉㄧ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斡,旋轉。掀天斡地指彷彿可以把天地翻轉過來。比喻聲勢威猛浩大。宋˙馮時行˙遺夔門故舊詩:蜀江迸出岷山來,翻濤鼓浪成風雷。掀天斡地五千里,爭赴東海相喧豗。亦作掀天揭地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9263.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損 | 
                ㄙㄨㄣ | 
  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人 | 
                ㄖㄣ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益 | 
                ㄧ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己 | 
                ㄐㄧ | 
  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使別人蒙受損失而讓自己獲利。舊唐書˙卷八十八˙陸元方傳:為政者理則可矣,何必嚴刑樹威。損人益己,恐非仁恕之道。亦作損人利己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9264.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持 | 
                ㄔ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危 | 
                ㄨㄟ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扶 | 
                ㄈㄨ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顛 | 
                ㄉㄧㄢ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語本論語˙季氏:危而不持,顛而不扶,則將焉用彼相矣?比喻支持大局,挽救危難。漢˙章帝˙賜東平王蒼書:公卿議駁,今皆并送,及有可以持危扶顛,宜勿隱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9265.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揚 | 
                ㄧㄤ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揚 | 
                ㄧㄤ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自 | 
                ㄗ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得 | 
                ㄉㄜ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十分得意的樣子。五代史平話˙唐史˙卷下:段凝出入公卿間,揚揚自得,了無慚色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9266.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方 | 
                ㄈㄤ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面 | 
                ㄇㄧㄢ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大 | 
                ㄉㄚ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耳 | 
                ㄦ | 
  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形容富貴的相貌。宋史˙卷三˙太祖本紀三:帝王之興,自有天命,周世宗見諸將方面大耳者皆殺之,我終日侍側,不能害也。儒林外史˙第四回:轎子將近,遠遠望見老父母兩朵高眉毛,一個大鼻梁,方面大耳,我心裡就曉得是一位豈弟君子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9267.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素 | 
                ㄙㄨ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不 | 
                ㄅㄨ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相 | 
                ㄒㄧㄤ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識 | 
                ㄕ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向來不認識、不熟悉。三國志˙卷五十七˙吳書˙陸瑁傳:及同郡徐原,爰居會稽,素不相識,臨死遺書,託以孤弱。西遊記˙第四回:眾天丁又與你素不相識,他怎肯放你擅入?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9268.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魯 | 
                ㄌㄨ | 
  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男 | 
                ㄋㄢ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子 | 
                ㄗ | 
  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魯國有一男子,獨住一屋,一夜暴風雨,鄰居寡婦的房舍壞了,便前往魯男子住處,欲借宿一夜,魯男子毅然拒絕她。見詩經˙小雅˙巷伯˙毛亨傳。後泛稱不好女色的男子。醒世恆言˙卷七˙錢秀才錯占鳳凰儔:自古以來,只有一個柳下惠坐懷不亂。那魯男子既知不及,風雪之中,就不肯放婦人進門了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9269.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援 | 
                ㄩㄢ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筆 | 
                ㄅㄧ | 
  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立 | 
                ㄌㄧ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成 | 
                ㄔㄥ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拿起筆來立刻寫成文章。形容才思敏捷。宋˙羅大經˙鶴林玉露˙卷十六:李太白一斗百篇,援筆立成;杜子美改罷長吟,一字不苟。宋˙魏慶之˙詩人玉屑˙卷三˙句法˙有三種句:命屬題意,如有神助,歸於自然之句;命題立意,援筆立成,歸於容易之句。亦作援筆成章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9270.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天 | 
                ㄊㄧㄢ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昏 | 
                ㄏㄨㄣ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地 | 
                ㄉㄧ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黑 | 
                ㄏㄟ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天色昏暗無光。唐˙韓愈˙龍移詩:天昏地黑蛟龍移,雷驚電激雄雌隨。喻世明言˙卷三十八˙任孝子烈性為神:將次午時,真可作怪,一時間天昏地黑,日色無光。亦作天昏地暗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9271.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荒 | 
                ㄏㄨㄤ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淫 | 
                ㄧㄣ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無 | 
                ㄨ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度 | 
                ㄉㄨ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生活靡爛,貪好酒色而無節制。五代史平話˙梁史˙卷上:煬帝弒了父親,淫了父妾,自立為帝,荒淫無度。醒世恆言˙卷二十四˙隋煬帝逸遊召譴:帝自達廣陵,沉湎滋深,荒淫無度,往往為妖祟所惑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欲為害東郭先生的故事。後明代康海、王九思、汪廷訥、陳與郊均有同題材的劇作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9273.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壺 | 
                ㄏㄨ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中 | 
                ㄓㄨㄥ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日 | 
                ㄖ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月 | 
                ㄩㄝ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比喻仙境或勝境。見壺中天地條。唐˙李中˙贈重安寂道者詩:壺中日月存心近,島外煙霞入夢清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9274.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驥 | 
                ㄐㄧ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服 | 
                ㄈㄨ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鹽 | 
                ㄧㄢ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車 | 
                ㄔㄜ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馳騁千里的千里馬,卻用來拖拉鹽車。語本戰國策˙楚策四:夫驥之齒至矣,服鹽車而上大行。後用以比喻才華被埋沒。或作驥伏鹽車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9275.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揮 | 
                ㄏㄨㄟ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戈 | 
                ㄍㄜ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反 | 
                ㄈㄢ | 
  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日 | 
                ㄖ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比喻英勇奮鬥,力挽危局。見撝戈反日條。如:他自信能揮戈反日,力挽狂攔,誰知這已是不可收拾的爛攤子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9276.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山 | 
                ㄕㄢ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陽 | 
                ㄧㄤ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笛 | 
                ㄉㄧ | 
  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晉向秀途經山陽舊廬,聞鄰人吹笛,感音而嘆,懷念亡友嵇康、呂安,遂作思舊賦以追思二人。見晉書˙卷四十九˙向秀傳。後以山陽笛表示傷悼、懷念舊友。北周˙庾信˙懶聽山陽笛,目極空搔首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比喻閱歷深,取得豐富的經驗,自然造詣精深。見三折肱為良醫條。宋˙張侃˙歲時書事詩:年來三折肱,逢人漫稱好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9278.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牧 | 
                ㄇㄨ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豕 | 
                ㄕ | 
  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聽 | 
                ㄊㄧㄥ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經 | 
                ㄐㄧㄥ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東漢時承宮為人牧豕而聽講春秋,勤學不倦的故事。典出後漢書˙卷二十七˙承宮傳。後比喻勤學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19279.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一 | 
                ㄧ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字 | 
                ㄗ | 
  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一 | 
                ㄧ | 
  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板 | 
                ㄅㄢ | 
  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形容說話從容不迫、口齒清晰。如:他說起話來,一字一板,毫不含糊。
     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明永樂時,建文遺臣景清欲謀刺成祖為惠帝報仇,事敗、伏誅。後成祖抄檢其鄉,凡跟景清有任何輾轉相繫關係的都受到株連,稱為瓜蔓抄。典出明史˙卷一四一˙景清傳。後指專制統治者對臣民的殘酷誅戮,殃及無辜。